1、行業發展態勢
(1)產品性能要求提升
閥門作為給排水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質量、性能和可靠性對給排水管網的節水效率具有重要影響。隨著國家和社會公眾對節水節能的日益重視,節水閥門已成為國家閥門行業重要發展領域之一,并將獲得長足發展。閥門的節水性能屬于閥門整體性能評價,涉及閥門密封性、強度和使用壽命等多項技術性能,需要從閥門的結構、材料、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發制造,對閥門生產企業的技術要求會更高,具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。
(2)產品更加智能化
智能化目前已成為閥門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,且其重要性日益凸顯,智能化既是節水閥門發展的機遇,同時也是挑戰。通過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先進技術,使閥門具有自適應、自調節、自診斷、遠程監控等功能,取代人工操作方式,不僅可以節約相關維護成本,也可以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導致的失誤。未來在產品智能化方面具有優勢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。
(3)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
目前我國整體閥門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,行業內企業較多且規模普遍較小,競爭較為激烈。隨著行業發展和市場認知的不斷深化,擁有強大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能力以及自主品牌的企業,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。競爭力強的企業能夠利用技術和品牌實力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,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行業集中度和行業整體競爭力。
2、行業面臨的機遇
(1)國家和產業政策的支持
節水閥門與水資源節約具有直接關系,是我國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,受到國家產業政策、環保政策的大力支持。
2016 年修正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》明確規定,國家厲行節約用水,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措施,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、新工藝,發展節水型工業、農業和服務業,建立節水型社會。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,推廣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,降低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,提高生活用水效率。
《國家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》明確規定,實施國家節水行動,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,強化農業節水增效、工業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,鼓勵再生水利用,單位 GDP 用水量下降 16%左右。
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節水技術和產品的發展,為節水閥門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。
(2)下游應用領域穩步發展
節水閥門主要應用領域為城鎮給排水、水利和工業等,用途為給水和排水。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、城鎮化的不斷推進、環保政策的不斷推出以及水利工程建設投資,都帶動了城鎮給排水、水利和工業等領域對節水閥門的需求。
(3)行業技術進步促進行業發展
目前,我國閥門制造行業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,但部分國內閥門生產企業通過引進、吸收國外閥門制造企業先進技術和經驗,并進行自主創新和改造,不斷推出新工藝、新技術和新產品,高效、節能、操作靈活可靠、壽命長的閥門產品不斷推出市場,使得我國閥門生產制造總體水平已達到國際中等發達國家水平,少數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。閥門制造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,有利于國產閥門在我國相關下游領域的推廣使用,逐步替代進口閥門。
3、行業面臨的挑戰
(1)專業人員相對缺乏
閥門的研發設計是多種學科知識以及實踐經驗的綜合運用,涉及到流體力學、材料學、熱力學、化學、機械設計與制造、測量和控制科學等多類專業知識,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,對研發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。我國閥門產業起步時間較晚,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,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業的發展。
(2)行業集中度較低
我國閥門制造企業數量眾多,但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,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。行業內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技術水平以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,下游應用領域也存在較大差異,缺乏具有壟斷地位或高度客戶認知度的標桿型企業。
行業集中度較低導致了行業內競爭存在一定的無序性,較多企業主要通過價格在低端產品市場進行競爭,并存在仿冒、造假等個別情形,對行業聲譽和技術進步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響。
(3)資金實力較弱
閥門行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,無論是新技術、新產品開發和改造,都需要資金支持,但除了少數大型企業外,我國閥門制造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,在資金實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,而且其主要資金來源為自身經營積累和銀行貸款,在資金的規模和來源渠道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,限制了行業內企業的科技創新。